当前位置: 首页 > 快讯 > 文学 > 内容页

“灵魂摆渡人”刘德文:两岸血脉相连 都是一家人

来源:华夏经纬网 2023-08-31 17:09:26

8月24日,刘德文(左)接受半岛全媒体记者专访。

文/图 半岛全媒体首席记者 刘玉凡 刘文 半岛全媒体记者 王晓雯


(资料图)

简朴的衣着,永远护在胸前的红背包,他在二十年间一次次带着去台老兵的骨灰回到大陆,送他们回家和亲人“团圆”……56岁的刘德文是台湾省高雄市左营区祥和里里长,他被很多网友称为“灵魂摆渡人”,同时也是公益项目“抖音寻人”的志愿者。日前正是在刘德文的帮助下,东营广饶籍去台老兵燕铭功离世37年后魂归故里,他的家人眼含热泪,向这位“灵魂摆渡人”致谢。

8月24日,刘德文结束此次山东之行,在青岛胶东国际机场乘机返台之前,接受了半岛全媒体记者的专访,“我会坚持做下去的。我能够活到80岁,我就做到80岁。只要老兵的家属找到我,我一定会完成他们的心愿。”

>>>面对老兵

我就像他们的亲儿子一样

记者:很多网友好奇,“里长”是份什么工作?

刘德文:在台湾省,里长是没有报酬的。相对来说大家比较信赖里长,里长接触的服务项目也挺多,如果里民遇到什么困难和问题,都会去找里长。里长算是一个职务,也是里民的代表,比较受人尊重。

记者:此次山东之行,你主要去了哪里?做了什么?

刘德文:这一趟送燕老(燕铭功)回来以后,我开始去“走亲”。我之前送过五位东营广饶籍去台老兵回家,所以这几天我一一地去拜访他们的儿孙,算是“走亲”了。因为他们的家人就是我的亲人,所以只要我到这边来,就会去拜访他们一下,等于是回家了。

记者:这几天有什么印象深刻的瞬间?

刘德文:开始,我没有一一通知他们,但是他们看到《半岛都市报》的报道之后,就问“大哥,你到广饶来了?”我回答“是啊”。他们说“你怎么不给我们打个电话,我们去接你”。后来,有一位老兵的后代,很快帮我安排了离他家最近的住宿地,后面几天我去哪里,他就开车带着我、陪着我。

记者:几天前,燕铭功的女儿燕泽荣看到父亲骨灰,能感觉到她内心非常激动,表达了深深的感谢,你能回忆一下当时的场景吗?

刘德文:在她口中,我就像燕老的亲儿子,她当时直接跟女儿讲,“那个里长啊,真是个亲儿子”。燕老的女儿看到我,情绪真是蛮激动的,我们刚到村里面,她直接跪下来迎接,说“爸爸真的回家了”。其实,在我们送燕老回家的前两天,她的情绪一直很激动,晚上都睡不着。当时看到那种场景,我自己也很感动,她一直期待的父亲终于回家了,这是完成了燕老的遗愿,也是她一生的心愿。

记者:这次带燕铭功回家,与之前两百多次带老兵回家相比,感觉有什么不同?

刘德文:之前很多是(老兵)第三代来接的,第二代来接的不多,因为年龄都在七八十岁了,一般是孙子孙女来接。看到有老兵的子女来接,我很感动。他们从小都在盼望能看见自己的父亲回家,所以有儿女在世的,我都安排最早去送,就是要圆他们这一生的心愿。

>>>面对网友

“灵魂摆渡人”是认同肯定

记者:有网友称你是“灵魂摆渡人”,你怎么理解这个词语?

刘德文:谢谢网友给我的这个称呼,这是对我的认同和肯定。我把他们(老兵)当作是活生生、有生命的长者,然后把他们带回来。骨灰坛为什么要包着红色布巾?因为回家就是一桩喜事。很多人说(我把老兵骨灰坛)背在后面会比较轻松,我却要背在前面,因为这是一种尊重。

记者:我注意到一个细节,你在参加安葬老兵之后,会在坟墓前说一些话,这是为什么?

刘德文:我背每位长者回家,都要先从在台湾的坟墓背到我家里,在背这些长者回老家的时候,我一定会跟他们讲,我们要搭哪架航班、坐客车大巴这些。上飞机后,我都会说要跟紧我,我们要回家乡了。比如说那天到达胶东国际机场,我会先把长者请出来,告知山东省到了,让他们知道要到家乡了。

记者:你带了那么多老兵回到家乡,怎么看待生存和死亡?

刘德文:之前没接触到这些老兵的时候,我对生死还有一些忌讳,小时候不敢看到棺木。当我接触到这些老兵以后,就慢慢觉得人是要活在当下。人的一生之中,能够把握、做一些好事,那就尽量去做。我当里长的时候,很多去台老兵还健在,有时候刚与某位老兵聊完天,突然有人通知我,那位老兵已经病故了。刚刚还在聊天,就差了五分钟而已,因为老兵突发心梗,就这样走了。

我跟老兵接触以后,觉得我们来这个社会是暂住的。我们的人生就是舞台,有的角色要过得平淡,有的角色要为生活去努力打拼,但是我觉得属于我的角色,就是要过得充实。在帮助老兵回家的时候,我心里获得的价值感,是用金钱买不来的。所以我一直身体力行去教育儿女,让他们知道物质享受是短暂的,做好事、做善事才是真的非常有意义的事情。

能得到这么多网友的肯定和认同,受到大家的尊重,帮助老兵魂归故里,我是非常开心快乐的。

>>>面对妻子

对家庭很抱歉,更感谢理解

记者:你的妻子和孩子,怎么看待你带老兵回家这件事?

刘德文:刚开始我爱人并不理解。因为我之前在银行工作,为了老兵的事情把工作辞掉,影响到了家庭收入。那时候孩子们还小,儿子一岁、女儿六岁,家庭成员真的需要我那一份工作来养活。辞掉工作给家庭造成了很大的困难,每天为了生活而奔波。我想到这个,心里就真的对家庭很抱歉。

2005年,我要先到青岛接着去莱阳,当时就带着爱人来了。到达流亭机场之后,我们就开始找住的地方。走了将近五公里,我前面背着长者的骨灰坛,右手提着行李箱,她在后面跟着我。找到酒店住下后,第二天我们乘坐大巴去莱阳。

在村口,我们看到了老兵的弟弟,一位九十岁的大叔。我们到了之后,那位大叔就跪下了,连续跪了三次。隔天我们将老兵下葬,之后大叔陪我们到村外坐客车,他拉着我的手哭、不让离开。大叔说,“第一跪是感谢你,第二跪是接我哥哥,第三跪是因为你圆了我和父母的心愿,你是我们家几代人的恩人”。我告诉大叔还会来看他,我爱人被感动得一直哭。

我们上了客车之后,我爱人说“你继续带老兵回家,小孩子我来养”。她也亲身感受到了,我做这些事是非常有意义的。

记者:获得了爱人的理解,她是否也参与到寻找老兵的活动?

刘德文:老兵不是群聚在一个县市,而是在各个县市都有,那我都会去找。有一些还在乱葬岗,2015年,我在乱葬岗寻找老兵骨灰的时候,摔断了两根肋骨,在医院住了七天。我老婆说那次非常危险,因为当时医生说我很幸运,断了的两根肋骨从脾脏旁插过,如果直接插入脾脏就没命了。从那次之后,只要我到乱葬岗去寻找老兵骨灰,我爱人都会请假陪着去。特别是在天气热的时候,早上七点多去寻找墓地就会热得出大汗,有的时候甚至会中暑,真的很不舒服,但是旁边有爱人在看着,相对比较安全。

>>>面对子女

通过身体力行灌输敬老教育

记者:孩子怎么看待你做的事情?

刘德文:就像我儿子讲的,“从来没有跟爸爸打过篮球”。儿子只知道说,“当需要爸爸的时候,爸爸都在大陆,都在背爷爷们回家”,但是他从来没有怨过。他常常跟我讲的是,“爸爸,我们学校、我们老师,都非常认同你做这件事”。甚至老师会让我儿子放学后留一个小时,帮他辅导功课。可能就是因为我做的这件事受到了认同,他们也想通过这种方式来分担我的经济压力。

记者:有没有考虑过,哪一天你的年纪大了,背不动了怎么办?

刘德文:有的,因为我在2015年摔断过两根肋骨,当时我儿子上初中一年级,我就跟他说,“爸爸要去重庆,带两位爷爷回家,你陪着爸爸过去好不好”,儿子说“好”。所以2015年,我就带着儿子背着两位老兵回家。后来儿子说,“爸爸,我长大以后,也愿意帮你做这件事,带爷爷们回家。”我的行动也是在教育他,尊重这些长者,还有“敬老尊贤”的含义。

记者:换句话说,你年纪大了后,孩子会“接班”?

刘德文:会的。儿子跟我讲,“爸爸等你年纪大了,如果有爷爷要回家,我也会去。”

记者:孩子也面临着各种压力,要工作、要组建家庭,后续是不是有很多挑战?

刘德文:儿子越来越大了,对于他会不会去做这件事,我自己也有观察。在他读高中三年级的时候,就去服务老兵。那些老兵不是住在我们社区的老兵,他是到养老院去帮着打扫环境,开始我也不知道这件事,后来是我们社区的一位老兵告诉我,“里长,你儿子去那里打扫环境,去做志愿者”。不是我让他去做的,而是他自愿去做的,我能感受到儿女已经长大了,知道怎样去尊重长者了。

“他们聊起父母就会沉默,因为想家了”

记者:你能介绍一下,去台老兵是什么样的生活状态?

刘德文:我没有当里长的时候,我就去给他们打扫卫生。我们社区比较特殊,部分是有家庭的老兵,大部分是没家庭的老兵,共有3800多位。

我当里长的时候,社区的健在老兵还有1800多位,下班之后我经常去和他们聊天。他们聊起家乡的时候很开心快乐,但是他们聊起父母就会沉默,因为想家了。2003年的时候,有一位老兵来拜托我,说他死了之后要回家,要葬在父母的坟跟前。就这样,我开始送去台老兵回家,这一晃就二十年了。

特别是到了春节和清明节,老兵们的思家情绪最强烈。在清明节,他们会朝向自己的家乡,遥祭自己的父母亲。甚至到了半夜,他们还在朝着家乡的方向远望,我看到有好几位老兵在哭,就是想家了。

我对这些长辈说,他们有什么需要里长帮忙的尽管说,里长就是他们的儿子,我会尽力帮他们完成。社区里的这些老兵,如果病故了,我都会亲自去送他们最后一程。

“拍下近七千墓碑,乱葬岗葬了两千多”

记者:燕铭功的墓碑上写着山东广饶,去台老兵都是这么写的吗?

刘德文:这些年来,我在寻找过程中,都会用手机拍照记录下来,现在的数据将近有七千位。因为墓碑上习惯刻有籍贯,所以老兵的籍贯往往也会刻在墓碑上。

记者:近七千位老兵坟墓照片,您是如何记录的?

刘德文:我买了五个硬盘来存储。我走到哪里也拍到哪里,过程确实很辛苦,但是能帮助两岸亲人团聚,心里很快乐。有时候遇到墓碑倒了的,我们也会给扶起来。因为他们没有儿女,乱葬岗也没有人去上坟扫墓,我看到之后心里也很酸。

记者:你送过将近三百位老兵回家,哪一位让您印象最深刻?

刘德文:2018年,我找到一位山东聊城籍老兵。之前找了一年多,一直找不到,后来发现他可能在乱葬岗,这里葬了两千多位老兵。当时,老兵的孙子到了台湾,我就带他去现场搜寻。老兵的孙子也是想圆他爸爸的心愿,他爸爸交代他一定把爷爷找回来。现场找了半天以后,他对我说,“里长,太辛苦了,不要找了,我爷爷注定要留在台湾了”。

我跟他说,“我都没有放弃,你怎么就放弃了。这一年多来,我从来没有说辛苦,我就是要圆你们一句承诺,完成你爸爸的心愿。”后来老兵的孙子返回山东,我继续搜寻。我记得是在当年3月29日找到了,把这个消息传给老兵家人之后,我听到他们哭了。完成取骨之后,我在4月3日把老兵带回了家乡。

“每次都带大馒头回去,老兵激动落泪”

记者:您背在胸前的背包,用了好多年了吧?

刘德文:我这个背包,带了将近两百位老兵回家。有一位四川籍老兵,他的大孙子已经80岁了、小孙子已经71岁了。家里人去台湾找不到老兵,后来找到我,我帮忙找了一年半,找过48个公墓、乱葬岗和21家寺庙等,最后在一家寺庙里找到了,今年四月份我把他带回四川老家。

记者:这些年你送过多少山东籍老兵回家?

刘德文:二十年来,我送了52位山东籍老兵回到家乡。

记者:山东籍老兵平时也说山东方言吗?

刘德文:以前在流亭机场旁边有家酒店,就是做那个大馒头的,我只要到山东来,我都会去那里买几个大馒头带回去,送给我们社区山东籍的老兵。有个高密籍老兵,我给他馒头的时候,他哭了。我能感受他那种思乡的情绪,激动得掉眼泪。

山东有十几个地级市,我都去过了,来青岛大多数是送莱阳、烟台、高密、日照、胶州籍老兵。预计今年九月份,我会带一位寿光籍老兵回来。8月20日,这位老兵的后代专程到广饶看我。2021年,我们就找到了这位老兵,他的具体程序还在申请中,希望能在中秋节送他回来,让他早点跟最亲的土地在一起。

“都是一家人,寻亲路上找到自家根源”

记者:之前你提到两岸同文同种,似乎对文化传承非常有感触?

刘德文:我一直在强调我是一个中国人。中华文化有上下五千年的历史,身为华夏子孙,我们有义务去传承。两岸是同文同种、血脉相连的,没有分彼此,我们都是一家人。我也是在寻亲过程中,找到了我自己的根源。

之前我以为,先辈是从福建漳州前往台湾。2017年,我送一位老兵回江苏沛县的时候,我才找到了我的根源,正是江苏沛县。当时,他们在村口贴着“感恩台湾刘德文里长”,本家乡友看到我的名字,就问名字中间那个“德”字的含义,我说那个是我的辈分。

我在台湾家里的宗祠,看到上面就写有彭城,也就是现在的徐州。徐州有个乡友就约我去他家,拿出族谱给我看,我就看到爸爸姓名中间那个字的辈分也在上面。这样才知道,原来我的根源就在江苏沛县。乡友还送我一本族谱,我回到台湾就跟爸爸说了。爸爸听完好高兴,看到那本族谱更是非常亲。

血缘是没办法切断的,所以我总说血脉相连。

记者:你对未来有什么打算?

刘德文:我会坚持做下去的。我身体非常好,经常早起去锻炼。我能够活到80岁,我就做到80岁。只要老兵的家属找到我,我一定会完成他们的心愿。

■延伸

国台办:生动诠释了两岸同胞都是一家人

刘德文经常要在乱葬岗寻找老兵坟墓。(受访者提供)

刘德文和儿子(左)一起送老兵回家。(受访者提供)

今年3月29日,国台办发言人朱凤莲在新闻发布会上对刘德文的义举善行做出高度评价:“刘德文先生是台湾高雄市一名普通民众,20年来他做了一件不平凡的事。为帮助众多大陆去台老兵完成落叶归根的愿望,2003年以来,刘德文先生不辞辛劳、奔走两岸,足迹遍布大陆20多个省,先后带着200多位老兵的骨灰回故乡安葬。他做这些事,生动诠释了两岸同胞不分省籍、不分地域,都是一家人。正是这样的亲情义举,抚慰了老兵的离乱之痛,让他们如愿魂归故里。我们向刘德文先生表示敬意和感谢,也愿意积极支持他的善举,帮助更多过世的去台老兵实现遗愿。”

来源:大众报业·半岛网-半岛都市报

关键词:
x 广告
x 广告

Copyright @  2015-2022 快报网版权所有  备案号: 豫ICP备20009784号-11   联系邮箱:85 18 07 48 3@qq.com